在家居士 如何學佛?
走過許多道場,參加多場法會,聽過不少開示,你是否會有種感覺:這樣的行程要走到什麼時候?
曾經聽過道友問:超渡法會要參加到什麼時候?這樣的疑問普遍存在佛友之間,事實上還有另外的疑問,也同樣普遍存在佛子們之間,到底要參加法會到什麼時候?經要讀多少才算圓滿?
當然,佛教院校提供了完整的經教教育,可是,居士要學些什麼?首先,我們先了解:佛法的特質在離苦得樂,自然不能讓佛法成為學習者的負擔。
在家人,依照對佛教觀感,大約可分成五種類型:
一是不信佛的;
二是想要入佛門卻又找不到門道;
三是入了佛門,需要佛門的知識;
四是已經入了佛門,受了在家戒(五戒、菩薩戒)的在家行者教育;
五是出家前的預備教育。
從不信佛到接受佛法,是一段不可忽視的教育階段。這一階段往往就決定了外人對佛教的觀感,與學習者自身的正見是否建立的部分。
對於不信佛的人來說,他們最想知道的應該是佛法的輪廓,以及佛法的探索主題,與文化的相關知識,要言之,其實不信佛的人是懷著一顆好奇的心來看佛教。
那麼佛教可否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呢?大家如果聽過開示,或是常走佛門道場,大概都會聽到一句耳熟能詳的話:「你一定前世有佛緣,有善根,才會到佛門來。」
其實,眾生都有佛性,哪裡需要一定前世有佛緣,才會到佛門來呢?不過我們真該想想,這句話其實也拒絕了一些「沒有佛緣」的人來信佛。
何必說佛緣?
佛本來與所有的眾生都有緣的!心、佛、眾生,無二無別!
沒有信佛的人,適合從佛教文化開始認識起,有點佛法的小百科性質的概念,知道什麼是佛陀,什麼是菩薩,佛教的分佈地區,佛門的生活,佛門的觀念諸如此類等等。
等到真的對佛法有興趣,再來教授佛法的概論,與相關初機經典。若真的興趣不減,就教授修行法門,勸請參加法會,體驗佛法的滋味。如此一步一步,再勸導受持五戒,皈依三寶。
一般佛教界的在家居士教育,大多對象是以第三者開始。不過教學內容大部分都融成一味,沒有分別。因為在家人程度不一致,聽法吸收的重點不同,假如弘法者不加以區分,內容上,在家人則容易混淆。
有些連佛法都不知道,有些人根本就沒有佛法基礎觀念,一下子就要聽高深的經典,這樣子,很容易造成大眾一個心理:
佛法好深!好複雜!然後僧眾都強調要在家人常參加法會,在家人就想:到底我要參加多少法會?
而國內佛教界,佛弟子們一定都耳熟能詳,剛入佛門用功的時候,一定會遇到種種不如意,不順心的感受,遇到這樣的問題,就被安上一個名稱,叫做「業障」。這種「業障」是幾乎每個學佛人都會遇到的,問題是:「業障」是必然出現的嗎?
生活出現的不順暢現象,果真是「業障」?也許大家會有疑問,到底什麼才叫做「業障」?
如果出家僧,或弘法者對於在家信眾的「業障」問題,沒有給予妥當輔導,那麼在家人退道心,生邪見也在此時。
國內弘法者常常把「業障」與過去生的「冤親債主」連結上來,於是初機學佛會立刻感受到,自己身邊多了一些看不見,摸不到的鬼神眾,於是生活上觀念就會起了變化,得學習如何和這些「業障」的眾生們打交道。
如果佛教想要吸引人,就一定要讓人知道,佛門是入快樂之門,一個充滿「善良」與「正確觀念」的園地,來這裡能和許多善人聚會的好地方。
換句話說,世間上的好人都來到佛門,這樣家長放心,也會引導孩子們來佛;而不是「解決業障」,「辦道」的地方。佛門的形象很要緊,不然大家會認為佛門,即是一個和鬼神與冤親債主的辦事處,這並不是佛教的本懷。
然而出家人,雖是佛行事業的繼承人,也是傳承佛法的主要法脈。若要學習最正確的佛法,毫無疑問,一定以出家僧眾為師。但對於在家眾而言,如果要以法水長流為考量,勢必要用最寬的尺度,也就是「善巧」方式來接引。
因為當我們有意識要對方進入佛門時,就是一個攀緣的心態。在此一前提下面,所施行的教育內容,誘導的作用往往被強過真理的解析。這就是為甚麼常常見到宣教內容不離一句「佛法真的不可思議」,然後就是「念佛的好處」,「誦經的好處」,「拜懺有何感應」,「禪定有助身體健康」等宣揚的口號出現。
在家信眾們也都這樣自然接受,但他們沒有想過,作這些事情的原因是甚麼,假如教導者又沒有告訴他們是為了甚麼才要這麼作的時候,大家就認為:念佛、誦經、拜懺與禪坐就是所謂的「佛教」。
所以當這些信眾們在緊要關頭,念佛、誦經等都感應不了,也得不到想像中的好處時,很自然,就要改信其他宗教。
很實在的,在念佛、誦經、禪坐以前,在家居士事實上有不少東西要學習。
佛教不是那麼簡單,想想看,世尊花了那麼久的時間去悟道,求到的真理,哪裡只是念誦佛號經咒而已。佛號經咒在佛教來說是定位為接引眾生的方便,但非真理的本身,只是透過它可以體現真理的存在。
《金剛經》講的:「菩薩,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。
沒有任何的攀緣念頭,把禪定境界放兩邊,基本教義擺中間。打從心底接受佛陀,清清楚楚了解,為甚麼我供養佛陀,供養佛法,供養僧伽,我確信,這就是在家居士要受的佛法教育。
對於出家眾來說,生死是大事,但對在家信眾來說,生死不是大事,怎麼樣安頓生活才是大事。對象不同,在教學態度與方法上必須有所分別。
出家一定來自在家,如果沒有正知正見的在家眾,是不一定會有正知正見的出家眾的。
在家眾的教育必須與出家眾教育有別,假如不去區別,這個後果,大家只要看台灣的殯葬儀式當中有所謂的「師公」,也就是在家人穿出家僧袍,唸誦佛教經典,舉行佛教超度儀式的強況就了解了。如果出家人只會誦經,敲法器,在家人看個幾遍,經過出家人指點,學起來並不困難。可是在家人的心理上就會說:這種東西,我也會,就會從心裡面看不起出家人了。
再論法師究竟與居士有什麼關係?
在居士學佛的過程裡,法師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然則,居士學佛似乎成了一種傳統: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傳授皈依以後,就是傳戒,居士與法師若要再有其他的關係,最多就是法會上相見,與布施芳名錄上面了。事實上,法師還可以和居士有一種關係,那就是師生的關係。
舉例來說,佛法概論非常重要,可是當前佛教道場大多忽略了,或者所用的課本並不完善。多數的佛法概論是針對出家眾為對象來寫,所以拿來教導在家信眾,就會產生像僧俗不分的問題。
例如發出離心,在出家眾而言是立身處世的根本,但對在家眾來說,有家庭有事業的情況下,學起來心理上就會備感矛盾,最後應該要出家還是在家呢?
法師遇到這種情況,也常常勸他們不要急著出家,但在課堂上還是強調出離心的重要性。
其實現今佛教,普遍都以出家者或修道者立場來作教育方針,是會發生教學窄化現象,即越教,信徒就越少情況。甚者,有的強調以修行為主,而不講究次第與體系,到最後就拿修行當作教學成果,也就是定力、經咒次數與神通來作標準。如此一來,外道自然趁虛而入,附佛外道就自然成立了。其實,佛教基本知識很要緊。
這應該是一門對於普遍社會大眾都可以來上的課程,編寫這本教材必須以普通知識及歷史文化的立場來撰寫,也就是以如實報導的方式來編寫。如此可以吸收一般社會大眾對此有興趣的人們來佛門,等他們真的有興趣,再來講授佛教的人生觀念與生活見解,真的願意接受,再來講解皈依的重要性,循序漸進的接引。
而佛法本來有知識體系,也應該趁此建構起來。要言之,居士的佛學知識,應該與出家眾佛學的知識有所分別。基本上行者來自在家,所以教導在家眾,特別是教外人士,可能要以人類自身角度來宣教為主。
基本上,出家眾可算是專業等級的佛教徒,可以佛教生活儀規戒律來作教育主體。但在家信眾,基本上在發心成為出家眾以前,仍然是一般人,只是特別擁護佛教,仍須以人類立場出發,以人類文化與平實的眼光來看佛教,來建構在家居士的佛教教育體系。